近日太原市2017-2018年秋冬季大氣綜合治理攻堅措施(以下簡稱“攻堅措施”)正式出臺,其中共有53條內容。攻堅措施中明確,確立并實施空氣質量改善優先原則,同時實施嚴格考核問責制度。
以“堅持空氣質量改善優先原則”為主,把空氣質量改善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位置,全市工作服從服務于空氣質量改善。凡不利于空氣質量改善的生產、建設、經營等活動,作出相應調整,影響突出的堅決停產或停工,優先保障省城空氣質量全面改善。同時也明確市區要建成“禁煤區”——除太鋼、二電、垃圾發電廠和保留熱源廠外,全部實現散煤禁燒。
重拳整治工業污染
從10月1日起,太鋼、美錦鋼鐵排放的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。11月1日起,西山白家莊電廠、古交一一電廠達到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限值。10月底前全面完成90家揮發性有機物的綜合整治工作,未完成治理改造的企業,實施停產治理。272家加油站、12座儲油庫、378輛油罐車全部安裝油氣回收治理設施且確保穩定運行,年銷售汽油量大于5000噸及其他具備條件的加油站,加快安裝油氣回收在線監測設備。另外明確,關停國電太原第一熱電廠4臺300MW機組。
同時太原市將加快重點行業排污許可證的核發。未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的,依法予以處罰。對不按證排污的,依法責令停產整治,并處罰款;拒不改正的,依法實施按日計罰。
實施工業企業錯峰生產與運輸
鋼鐵焦化鑄造行業:實施部分錯峰生產。今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,焦化企業出焦時間延長至36小時以上,位于城市建城區的焦化企業延長至48小時以上。在鑄造行業,除滿足達標排放要求的電爐、天然氣爐外,其他采暖季實施停產。特殊情況確需生產的,報市政府批準。在黃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,電爐、天然氣爐停產。
建材行業:全面實施錯峰生產。水泥(含特種水泥、粉磨站)、磚瓦窯(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)、陶瓷(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)、玻璃棉(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)、巖棉(不含電爐)、石膏板等建材行業,采暖季全部實施停產。
有色化工行業:優化生產調控。采暖季電解鋁廠限產30%以上;炭素企業達不到特別排放限值的,全部停產,達到特別排放限值的,限產50%以上。涉及原料藥生產的醫藥企業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工序、生產過程中使用有機溶劑的農藥企業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工序,在采暖季原則上實施停產。
大宗物料:實施錯峰運輸。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,重點用車企業原則上不允許運輸車輛進出廠區(保證安全生產運行的運輸車輛除外)。
全面加強揚塵污染控制
施工工地管理標準明確——做到工地周邊圍擋、物料堆放覆蓋、土方開挖濕法作業、路面硬化、出入車輛清洗、渣土車輛密閉運輸“六個百分之百”。各類長距離市政、公路、水利等線性工程,全面實行分段施工。9月底前,規模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全部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,并與主管部門聯網。
渣土運輸車必須安裝密閉裝置,不符合要求上路行駛的,一經查處按上限處罰并取消渣土運輸資格。
采暖季期間,停止各類道路工程、水利工程等土石方作業和房屋拆遷等施工。城市建成區基本停止各類建設工程土石方作業。重大民生工程和重點項目,涉及土石方作業確實無法停工的,由項目建設單位申請、行業主管部門初審,報市政府同意后實施。
而對于鋼價而言,綜上所述隨著2017-2018年秋冬季大氣綜合治理攻堅措施的實施日子來臨,現貨市場已經出現了大量走貨、不留庫存的局面。爭取在停產停工之前,把自身風險降至最低的狀態,故短期內太原市鋼價難以走出震蕩下跌的格局。